
昨天对万科的举报信流传甚广。内容非常详细,可信度应该很高。信主要提了3点。
1.万科高管控制的公司给项目放高利贷。
2.项目建设和回款资金被万科挪用。
3.做账逃税。
前2点都是特定环境下的常规操作,最后一点略微棘手。信也是给国家税务总局的。但现在这个环节,监管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出手。
1.放高利贷。
地产的表外负债很多。通常的方式就是借助私募基金,将项目控股权转给基金,基金拿利息,但项目还是地产公司控制。但从财务和法律角度,这个项目就不用并入地产公司报表了。
私募基金都是万科高管有关联的公司,也就是万科管理层介绍项目给资金方,赚销售佣金。地产项目基本都是靠借款提供资金,这种操作只能算是常态。区别只是在明面还是桌子下了。
2.挪用资金
资金挪用的情况一直都存在,反正大部分钱都是借来的,房地产不出事的时候,债权人觉得反正没事,你晚点还,我还多收点利息。
后来房地产下滑,本来10口锅8个锅盖,现在只剩下5个了,挪用自然是更多了。但债权人紧张了,想把钱收回来,会抱怨挪用。
3.偷漏税,公司和高管。
卖地和税收是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,开发商要花房价的30%-50%从政府手里购地,对应税费只是个位数。
开发商帮助地方抬价拍地价,税费自然是可以商量,或者是让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地方,这也算是常态。
高管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在工作地交,也可以在居住户籍地缴。工作地如上所述不是问题,但居住地的深圳税务局,也不太可能去追缴。
说棘手的是,万科现在算国企,私下赚了这么多钱,纪委可以介入去查了。但估计并不会发生。
结合万科现在风口浪尖的情况,上述3点,深圳政府肯定不会大动作查万科的,否则不就是自杀?
举报始于8月,3月31日爆出来。目的是啥?逼死万科?搞倒郁亮?
最近白名单开发商,如万科,终于开始拿到银行的贷款了。这个钱,先给谁,后给谁,就很有讲究了。
所以俗话说的好,哭的声大,有奶喝。
